白大衣高血压与家庭血压监测:如何判断与应对
理解“白大衣”与“隐匿性”高血压的差异,用家庭监测做出更可靠判断。
发布于 · 更新于
1. 定义与区别
- 白大衣高血压:在医院/诊室偏高,但在家庭监测正常。
- 隐匿性高血压:在诊室正常,但家庭/动态监测偏高。
两者都与心血管风险相关,判断需依赖多次家庭测量或动态血压。
2. 家庭血压监测(HBPM)流程
- 仪器经校准,臂式优先;按规范坐姿与臂带尺寸。
- 晨晚各测 1 组,每组 2–3 次取均值,连续 3–7 天。
- 记录读数与时间,观察均值与波动。
3. 与 24 小时动态血压(ABPM)的关系
ABPM 可提供昼夜节律与夜间血压信息;HBPM便捷、可长期追踪,二者互为补充,由医生综合评估。
4. 如何应对与随访
- 保持规律 HBPM;如家庭均值升高,及时就医复评。
- 优化生活方式(限盐、运动、睡眠、情绪管理)。
- 必要时进行 ABPM 明确诊断与风险。
参考资料
免责声明: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,不构成诊疗建议;具体诊断与方案请遵医嘱。